赤土,那片红色的土地

发布时间:2012-08-03

赤土村,原名赤碱滩,在本市东丽区金钟河南岸。如今这个拥有上万村民的津郊第一大村,虽然村民现已全部搬迁华明镇,但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为中共冀东地下党根据地这段光荣的历史,以及用当年党的地下交通站联络代号为名的传奇,却永远留在了城市的记忆中。

  赤土村的“革命史”开始于1943年夏,当时中共冀东武宝宁县委派六区区长陈伯平到赤碱滩开辟工作,在芦苇荡里结识了赤碱滩贫苦雇工魏国亮,通过谈话启发觉悟,使魏国亮懂得了革命求解放的道理。接着,魏国亮又串联了村里几个苦大仇深、追求革命的积极分子,经常在这里秘密碰头,接受党的教育,商讨对敌斗争计策。

  他们第一次卓有成效的斗争,是制止了几个地主将“大起淀”的4800多亩的大苇塘卖给日本一家公司。当时他们得知此消息后,立即组织一些村民去当时的宁河县政府告状,没承想却被关进监狱。在这种情况下,陈伯平组织赤碱滩全村农民,勇敢地与地主进行说理斗争,陈伯平还亲笔写信,警告地主认清形势,不准横行霸道欺压群众,否则八路军一定会为民除害。慑于八路军的威名和村民团结的力量,几个地主只好低下头,保证不再出卖这片大苇塘,被关押的村民也得到释放。

  除此之外,这里还发生了一件被群众称为“大快人心”的事——时任赤碱滩伪大乡长的地主魏锡山,卖身投靠日寇,为日伪军队横征暴敛筹措军粮,欺压村民,无恶不作。1944年春,区小队带领群众砸毁了伪乡公所、警察所,抓住并处决了这个大汉奸,正式成立了赤碱滩抗日民主村政委员会,并在金钟河渡口设立了党的地下交通联络站。这期间,魏义才等4名积极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赤碱滩党小组,这是东丽地区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的基层组织 。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在中共武宝宁县委和区小队的指导、组织下,赤碱滩村建立了有40多人的民兵组织。为解决民兵队伍的武器装备,已是区小队队长的魏义才,率领区小队和民兵奇袭范家庄伪警察分局,俘虏伪警11名,缴获步枪7支。时隔数日,他又和十几名区小队队员化装成日军守备队队员,夜闯程林庄伪警察分局,俘虏伪警7名,缴获步枪3支、手枪2支。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赤碱滩民兵组织不断壮大,配合县大队、区小队多次出动,保卫家乡,打击日伪军,展现了冀东民兵的风采。

  横跨金钟河的欢坨大桥,是沟通金钟河两岸的重要桥梁。1945年6月,已陷入穷途末路的日军在桥头修建了坚固的碉堡,增设3个中队加强镇守,经常从欢坨大桥出发,窜至河北各村奸淫烧掠,疯狂扫荡,做垂死的挣扎。县委决定破坏欢坨大桥,拔掉日军这个桥头据点。村武装委员魏国亮接受毁桥任务后,独自一人机警地潜入欢坨大桥,侦察桥梁结构及地形,做好一切准备。深夜,他携带汽油摸至桥下,冒死点燃汽油,将木结构的欢坨大桥一举烧毁,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从此,日伪军不得不撤离桥头,为取得金钟河地区抗日斗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放战争开始后,为破坏国民党军的运输线,县大队、区小队和民兵不断出击,在津塘铁路线上拆铁轨、炸军车、割毁通讯线路。赤碱滩民兵组成爆破组,在京山铁路军粮城以东设伏、埋设地雷,3次炸毁敌军车车头,严重打乱了国民党部队的军需供给,受到冀东军区的通报表扬。

  1948年冬,平津战役全面打响。东北野战军火速进关,对天津实施包围。12月17日晚,东北野战军9纵队25师某团进津部队到达金钟河北岸。区小队战士、民兵及船户、村民冒着严寒风雪,趟着冰冷的河水,连夜搭设浮桥,协助部队渡河南进。翌日拂晓,万名解放军抢渡金钟河,国民党驻军闻风溃逃。村支前委员会组织村民加入支前大军,给解放军运送物资、看护伤员、送水送饭。村民魏润发等自告奋勇为部队当向导,挺进市区时,在赵沽里光荣牺牲。

  在对敌斗争中,赤碱滩地下交通站屡立殊功,许多准确及时的情报发挥了重要作用,忠诚无畏的地下交通员们为此做出了宝贵的贡献。那时的地下交通联络站就设立在金钟河渡口,魏致坤、魏其盛、魏正亮三人担负起地下交通员的重任。起初,联络代号为“小扬州”、“三八村”,后改为“赤土”,寓意红色的土地,表达了当地广大农民群众拥护共产党,渴盼胜利解放的心声。

  土改胜利后,赤碱滩、贯庄、范家庄三个村的地主勾结起来组织反扑,由国民党军一个营配合袭击赤碱滩,妄图卷土重来把村干部及其家属斩尽杀绝。地下交通员获得这一情报后,迅速通知上级和赤碱滩党组织,及时将干部群众转移到金钟河北,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杀进赤碱滩后,随挨门逐户搜查却一无所获,不得不灰溜溜地撤退。

  还有一次,伪宁河县长带领保安大队押送装运了300万斤粮草的运输船队,欲通过金钟河提供给天津国民党部队。根据赤碱滩地下交通站的可靠情报,县委决定由区小队和民兵配合县大队截击敌船,当敌船行至小份村附近时,早已埋伏好的解放军战士机枪扫射,手榴弹齐飞,敌船顿时火焰冲天。此役共俘敌12人,缴钢炮4门,机枪、步枪130余支。县支队和区小队无一伤亡,获得大捷。

  1947年5月下旬,地下交通员魏致坤在传递地下党的信件时被敌人发现,不幸被捕。在范家庄伪团部,敌人用各种刑具严刑拷打魏致坤,追问地下党组织和县大队活动情况。魏致坤毫无惧色,凛然声明:“信是我送的,与别人无关。”没有吐露一个字。敌人万般无奈,残忍地把他杀害,时年61岁。 一年半之后,赤碱滩解放,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49年8月,上级根据该村村民的意愿,正式将赤碱滩更名为赤土村。1989年,市政府又将该村命名为天津市革命老区。

  1990年,赤土村与安徽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电视连续剧《跑爷和他的子孙》,其中主人公跑爷的原型就集中了魏义才、魏国亮、魏致坤等革命前辈的光辉形象和事迹。作为本市第一部由村队投资、组织拍摄的电视剧,先后在天津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很大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