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村贾良庄发了“山药财”

栏目:宝坻老区活动 发布时间:2013-01-10 浏览量: 1288
分享到:

老区村贾良庄发了“山药财”

王宗征

  

地处泃河河畔的宝坻区牛道口镇贾良庄村是个“老区村”。近几年来,这个曾经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的老区村,依托市场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因地制宜推广山药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唱新曲,创新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山药村”,乡亲们依靠山药生产和销售发了财,走上了致富路。

由于毗邻泃河,历史上的贾良庄一带,曾经洪水易发多发,这里的土壤土质为河水冲刷而成,都是沙土地,比较适合山药、红薯、萝卜、花生等地下坐果类农作物的种植,其中山药的种植在这个村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在以前只是零散种植,不成规模,山药的品种也现老化,产量上不去,发“山药财”对于村里的乡亲们来说只是一个“梦想”。而近几年来,伴随着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大趋势,加上更多的农民认识到再一味地种植传统的大田粮食作物已难以实现增收的实际情况,贾良庄村党支部、村委会感到,必须因势利导,瞄准市场,种植适销对路、效益较高的农产品,来帮助农民增收。

经过多方考察和调研,他们最终发现,原来能够实现增效增收的农产品就在村里,那就是山药。山药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又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保健食品,市场空间和潜力都很大,何不捧上山药这只“金饭碗”,来实现增收呢?他们想,村里种植山药的历史已有几十年,但一直是小打小闹,既无规模,又无固定市场,所以难以达到大幅度增收的效果。于是,他们确定要在村里发展山药的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并引进山药的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以及田间管理技术,并事先做好市场预测和销售准备。

为了扩大山药生产,村两委会首先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让村里种植山药的“老把式”用现身说法来宣传和引导群众,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一番努力,全村干部、群众在发展山药特色种植上形成高度共识。2005年,这个村的山药区域化规模化种植首功告成,全村800亩农田中有600亩种植了山药,山药实现了高产,平均亩产达3000余公斤,总产近20万公斤,而且山药个头大,外观好,口感也好,成为市场上的优质品。

然而,面对这么多的山药,如何尽快打开销路呢?村两委会干部考虑到,只有帮着群众把山药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才算是真正的增收,乡亲们发“山药财”的梦想也才会成真。于是,他们通过新闻热线,联系上了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致富经》栏目的记者,央视记者闻讯赶到贾良庄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通过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山药村”的美名不胫而走,传遍四方,不久就有河南省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大批量订购了这个村的山药。该村还以此为契机,申请成立了“山药协会”,重点培养山药种植和营销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培育本村的山药经纪人队伍,主动走出去,在更广的市场空间推销村里的特产,拓宽山药的销路,实现以销带产,以销促产,从根本上解决产品卖难问题,让优质特色产品真正卖个好价钱,使种植者和销售者都赚钱,让群众发“山药财”。

由于思路定得准,工作抓得实,几年来,贾良庄村的山药生产一直保持区域化和规模化种植,销路进一步打开,产销形成了良性循环,农民发展山药特色生产的积极性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调动。2011年,该村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又为山药注册了商标,进而推行“品牌经营”、精包装销售,并跻身大型超市销售,大大提高了山药的附加值,增加了山药种植的亩效益。2012年,这个村的山药种植又获好收成,平均亩效益预计可达1万余元。2013年,他们将继续坚持种植与销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路,把山药这一特色产业做得更好,让群众的“山药财”发得更加顺畅和通达。

201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