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红色旅游景点 ---旱店子

栏目:蓟州老区活动 发布时间:2013-03-28 浏览量: 1137
分享到:

在蓟县大山深处的天津西北边界,有一个不大的村落叫旱店子,以前很少有人知道,

抗战时期的革命老区如今成了——
蓟县红色旅游景点

本报记者 葛登扬

  

罗庄子镇旱店子村地处蓟县北部山区,四面环山,与北京平谷区只隔一道山梁,距县城15公里,距市区120多公里。

出蓟县县城,记者沿津围公路向北行驶,旱店子村村委会主任刘文斗介绍说,旱店子村缺水在当地是有名的,从1971年该村开始打井找水源,到1979年打出第一口出水井之前,村民用水主要是每家一个水窖积雨水,或到4公里之外挑水,或到县城拉水吃。现在全村自来水管网都已入户,再也不为吃水发愁了。

在旱店子村委会,现任党支部书记刘广河向记者介绍,旱店子村全村有148户,493口人。全村大部分为刘姓,据祖上传为清代刘墉的后代。该村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原名天相峪村。相传当年乾隆狩猎途经此村时,曾向村民要水喝被拒绝,说没有水。乾隆脱口道,水都没有,难道我到旱店子了?后来村民得知是皇上驾到,从此该村更名旱店子。旱店子村文化积淀深厚,在清代该村出过17位秀才和举人,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大学生。

记者在村中采访见到,村委会对面是一个广场,还建有戏台。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场所免费向村民开放。

刘文斗说,旱店子村主要种植的就是山楂,其次是柿子、核桃等,玉米也种一些,其它农作物因缺水长不好。该村山楂树达四万余株,年产百万斤,山楂深加工成为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目前该村有6家山楂加工企业,许多周边村落的年轻人都到该村企业打工。

  

旱店子村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八路军盘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战场。在这里,八路军前后和日寇发生过大小战斗上百次,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包森曾在这里养伤和指挥战斗。

刘文斗主任还带领记者观看了建在村附近的抗日胜利纪念碑警示门警世钟无名烈士碑等。刘文斗说,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负责人到旱店子调研,看到村民生活很艰苦,于是联合县政府,帮村里引资几十万元在全县最早建立了这些红色旅游景点。加之旱店子村四面环山,春季山花烂漫,夏天橡林松涛,秋日百果飘香,自然风光美好,被人誉为后花园中的后花苑。自开展红色旅游后,该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体,以果品深加工为辅的两条农民致富渠道,使全县有名的贫困村走上了致富之路。如今,当年泥泞的街道变成了柏油路,土坯房变成了大瓦房,都得益于红色旅游的开展。为使红色旅游增强后劲,该村准备把旱店子村打造成红色文化村,修建花峪惨案纪念馆,恢复当年的堡垒户及包森洞和包森办公遗址,把村西南原始生态保护很好的10万株松树林建成万松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