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武与天津首个农村党支部
孙振武(摄于1984年)
在天津市北辰区档案馆征集的革命历史档案中,记载了一位革命先驱人物孙振武。1904年出生的孙振武,1932年4月,创建了中共天津西北乡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并在农村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天津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创建也为党的工作更好地植根于农村广大农民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天津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一些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中共党员,从城市转入农村,一面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一面寻找党组织。1928年9月,孙振武转到北仓天津县公立第六小学任教,一面教书,一面寻找党。在市内遇到了从外地回津的同学马席珍(马伯超),他和马席珍一起贴标语、发传单,从事革命活动。1929年3月,由马席珍介绍孙振武重新入党。这个时期,组织分配他在北仓搞农运。他在北仓办了一所贫民学校,不久因经费不足而停办。当时,在北仓驻扎的国民党军队经常损害群众利益,他就撰写稿件发表在《国民日报》上,揭露驻军的暴行,受到军方威胁后,在校工鲍文茂掩护下,撤离北仓。后来,他因参加天津地下党组织的“五一”示威游行而被捕,被判处1年零3个月监禁,于1931年7月刑满出狱。在狱中,他推荐刘石生(刘云卿)到北仓小学代课,继续坚持斗争。
1931年7月孙振武出狱后,受中共河北省委指派,到三河头小学任教并负责农运工作。天津市北辰区的上河头、中河头、下河头原为一个村,称“三河头”。1932年年初,由于日军在天津连续制造便衣队暴乱事件,上级决定把一部油印机搬到三河头,秘密印刷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和宣传材料。根据交通员李景林、张鹏飞及孙亚光(孙振武之弟)等送到的材料,孙振武白天教书,在夜深人静之时刻蜡版油印党的文件和宣传材料,由当地进步青年安毓树、丁春发帮助印刷、装订成册,成为党的秘密印刷站。
孙振武在三河头创办了贫民学校,学员达40余名。在孙振武的启发帮助下,安毓树、丁春发的阶级觉悟有了很大提高,表示愿把毕生献给人民的解放事业。不久,孙振武介绍他二人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32年4月在三河头建立了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孙振武任书记,安毓树负责组织和宣传。天津农村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就此诞生,并成为当时天津8个基层党支部中唯一的农村支部。
1932年6月,孙振武患病,中共河北省委指示他回阜城养病,并以教育局督学的身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3年年底,津南特委被破坏,波及献县、交河、阜城,孙振武被通缉而出走新疆。
1934年4月,他又回到三河头任教。是年7月,永定河泛滥,南泓22号堤决口,洪水冲入子牙河,致海河淤塞,航行受阻,国民政府华北水利委员会在治理永定河问题上,不顾人民死活,激起民众反抗。11月,海河工程处在疏浚永定河时,毁良田1.5万亩,双口,平安庄、前后丁庄等10余村民推代表6人,向当局请愿,索要地价。1935年4月,华北水利委员会又决定填塞22号决口,将南泓以北地区辟作放淤区,但既不正式宣布,又不给补偿费,还准备沿南堤内侧挖一条引河至麻疙瘩,企图以此作为永定河新道。为保护民众利益,西北乡农民支部发动南泓各村人民坚决反对。4月24日,推举代表刘访尧、张彤阶、赵豫泉向省政府建设厅及华北水利委员会请愿,要求疏浚北泓正式河道,但当局不但不改变决定,反而要强行开工,愤怒的群众在西北乡农民支部的领导下3次卧河,阻止工程队测量和修坝挖河。5月6日,在西北乡农民支部的秘密组织下,青光、三河头、安光等南泓48村的农民代表齐集三河头小学,召开了“反放淤、求生存”大会,安毓树提出了“宁死铁锹下,不死洪流中”的口号,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响应。会后各村数百名群众手举写有“请愿”的三角小旗沿南泓大堤络绎不绝地涌向河北省政府,要求当局收回决议。为阻止请愿,当局派军警在省政府门前设线防守。最终请愿队伍决定静坐绝食,并推举赵作云、田增、安维恒、李维凤、曹瑞云、王汝鹏、安玉珩7人为代表,书呈民、建两厅。经过坚决斗争,当局妥协,将水坝降低一米。此后,又取得“堤内取土不得连续”、“补偿青苗费”“补发培修南堤工料款”等胜利,充分显示了党领导群众斗争的威力。
1937年7月30日,天津沦陷。8月初,国民党驻韩家墅董升堂旅南撤时丢下大批军械物资。为了防止这批军用物资落入日军之手,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立即行动,孙振武和丁春发坐船顺南运河到小桑园火车站附近,与当地国民党守军取得联系,并发动韩家墅、刘家码头、李家房子等村群众搬运营盘内的弹药,装上三只船运走。
1937年秋,津北地区到处是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的散兵,他们成帮结伙,占庙据窑,向当地百姓要吃要喝,沦为土匪。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认为,在国破家亡,大敌当前的紧要关头,把散兵引导到抗日道路上来是可能的。于是,他们在组织当地村民向散兵提供衣食的同时,积极向散兵宣传抗日。年底,孙振武以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特派员的身份,说服了一位国民党胡姓连长,吸收当地抗日积极分子组织了一支四十余人的“津郊抗日锄奸团”,胡任团长。这支游击武装活跃于津西北,打击土匪汉奸,搜集日军情报,打破日伪统治秩序,成为在北辰地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