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区农民的爱心追求

发布时间:2012-04-06
分享到:
一位老区农民的爱心追求

王宗征

  

         今年53岁的高德龙,是宝坻区牛道口镇郑各庄村一位普通农民。而近十年来,他接连不断地从自家的劳动和经营的所得中拿出一笔笔现金,捐献给他人,用以支教助学、扶危济困,由于多次捐款,已累计捐献善款4万多元,这一善举在乡间传为佳话。

         高德龙所在的牛道口镇是个老区镇,镇内23个行政村有21个村是老区村。郑各庄作为老区村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武装曾在这里活动过,当地群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贡献。高德龙从小就喜欢听村里的老一辈讲抗日“打鬼子”的故事,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高德龙小时候,由于家里人口多,经济条件差,他没念几年书,就辍学务农了。但他很想靠自己的劳动来改变命运,并从小立志,将来自己富裕了,也要去周济别人。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高德龙家的经济条件有了好转。特别是近十年来,他和妻子依靠自家的庭院搞起了饲料加工业,由于辛苦付出和诚信经营,生意做得稳稳当当,家里的积蓄也渐渐地多了起来。高德龙想,自家的日子好过一些了,可还有些乡亲的日子过的不如自己,特别是那些遭遇不测的家庭,一些孩子连上学都很困难,再联想到自己小时候的境遇,他就暗下决心,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于是,从2002年起,高德龙就开始通过区里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陆续捐款,助学济困 。他的第一笔捐款,是400元现金,用在了资助本镇的贫困学生上。起初,妻子对高德龙捐款助困有些不理解,甚至还进行阻拦。一次,妻子虎着脸对高德龙说:“咱家的日子虽然好过一点了,可咱们也不是多么富裕的户呀,何况家里用钱的地方也不少,你往外捐钱究竟是为了啥呢?”高德龙乐呵呵地对妻子说:“咱家虽然在村里不是头等的富裕户,可毕竟有了一些积蓄,也算是个中等户吧,咱们拿出一点钱来帮帮比咱条件差的人,献点爱心,有啥不好呢?”其实,高德龙就是凭着这种朴素的感情,执着地捐款来帮助别人,同时他还耐心细致地做妻子的思想工作,以得到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但有时侯怕妻子生气和阻拦,高德龙便偷偷地去捐款。几年前,高德龙在一次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时,看到一条新闻报道的是甘肃省武山县一所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加上当地经济落后,一些小学生上学遇到许多困难的情况,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于是,在没和妻子商量的情况下,就先斩后奏,把卖饲料所得的一万元现金通过邮局捐给武山县的那所农村小学,用来资助那里的贫困学生。不久,这所小学给高德龙寄来了捐款收据,还将一封感谢信连同受资助的40名学生的个人照片一并给高德龙寄了过来。激动之际,高德龙把这件事原原本地告诉了妻子,本以为妻子会抱怨他,没想到妻子却被他的善举所感动。从此,高德龙的每一次捐款,无论多少,都有妻子的一份支持。在高德龙看来,捐款不在乎数额大小,只要能帮助别人一点,给他们减轻一些负担,心里就踏实得多。所以,近十年来,高德龙捐款助困,持之以恒,积少成多,这种爱心追求成了他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他决心要把这一善举延续下去。

         平时,高德龙总是省吃俭用,过日子精打细算,从不乱花钱。他和妻子住的是老房子,屋子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但捐款助困这件事,却一直牵挂在他的心头,对于捐款助困,他总是那么主动,从未间断。他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儿子要为社会和他人多尽一份爱心。高德龙的“榜样力量”,深深地感染着儿子。爱心助困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他的儿子手中。高德龙的儿子以及新过门不久的儿媳妇也都加入了捐款助困的行列。高德龙一家成为宝坻老区的一个“平民慈善之家”。

  

                                                                                                                   2012年4月5日

                                                                                                         天津市宝坻区新闻中心(广播电视台)